我的文章投稿到国际顶级会议ECCV。最近收到最后通牒,拒绝发表。自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到现在,在国际学术圈子里面奋斗了三年,写一些体会吧。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为了避免学术派系斗争对论文评价指标的影响。三大国际顶级学术会议都采用了多种制衡方式。第一,采用双盲评审制度。也就是说,投稿人不知道审稿人是谁,审稿人也不知道投稿人是谁。这最大限度的制约了审稿人的舞弊行为。第二,采用第三方软件平台,如cmt.research.microsoft.com。由于服务器的控制权不在会议组织者的手中,这进一步限制了领域主席(Area Chair,相当于期刊的副主编)的权力。这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会议组织者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。第三,采用自动匹配审稿人的技术。这样,可以通过论文自动匹配技术来寻找最适合论文的审稿人,进而避免论文投递到“不合适”的审稿人手中。总之,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,论文评审越来越公平。因为双盲评审和第三方平台的制度设计,使得任何高校的任何人都有可能登上世界级的学术舞台,所以上述制度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视觉学科的蓬勃发展。
可是,这些制度也进一步地加剧了学术竞争。从我2009年第一次向CVPR投稿到现在,我亲身感受到了评审标准的不断提高。这些评审标准至少要包括下面的几个部分:论文的创新性(The paper's overall novelty, significance, and its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field);理论证明的完备性(derivations are correct, formulas are correct, there are no hidden assumptions);试验设计的科学性(experiments are well designed and properly evaluated.);试验数据的是不是充分(Is the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sufficient?);试验的可重复性(Is the exposition clear?)等。随着标准的不断提高,发表论文的压力越来越大。
这次投稿共3个审稿人,有1个审稿人非常专业,不但详细的推导了全部数学公式。并且,他还指出了作者(也就是我)都没有完全清晰思考的问题。虽然我在论文的附件中解释了这些问题,但是依然是不清晰的。由于会议论文不像期刊论文那样可以来一次大修,让作者补充素材,所以论文被拒绝了。因为拒绝的理由是如此的准确。我心服口服。